知乎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专业作者
知乎作为一个问答平台之所以现在这么有名,完全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的优秀的作者,那为什么这么多专业的作者愿意在知乎上免费贡献他们的知识呢。
工具/原料
知乎
一,推荐答案的严谨性
1、 我们一般人看知乎,可能只会看知乎日报或者知乎周报,那这些都是经过小编们挑选过的问答,在这里面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字“谢邀”。邀请制是在知乎开放注册之前的制度,那个时候的知乎问题不是你想回答就能随便回单的,必须得到邀请才行,就是为了保证答案的高质量。后来在知乎开放之后,由于问题数量的猛增,对于很多问题,大神们不一定能看得到,所以提问者一般都会邀请相关推荐的人来回答这些问题。而回答者保持了传统,以‘谢邀’开头,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资本,能得到别人的邀请,说明了这个平台和大家对你的认可,加上‘谢邀’两个字,也是一种自我肯定。同时邀请制,可以保证一个问题在得到回答时的答案的权威性。

2、 而有知乎日报,周报,月报的存在,导致作者既然答了就想答道最好,这样也可以上报,更容易被更多的人看到,这就好像当时某大V说微博给他的感觉就像批阅奏章一样,人都是有虚荣心的嘛。但是为了上报,就需要提供更加优质和严谨的内容,更加促进了作者去学习更多的东西。下图是一篇日报结尾引用的文章类别,是不是有种毕业论文的感觉。

二,和其他类似平台的对比
1、 我们可以拿知乎频道和百度知道、soso等做个对比。百度知道的模式是提问者一般都想快速的得到答案,仅仅是答案而已,大部分时候他不想知道原因,也不想知道这个答案是否是最严谨的。所以导致回答者即使花了很多时间去完善答案,也并不能得到什么认可。 下图是同一个问题在知道上和知乎上的答案的对比,知乎答案过长,就没有完全截取,有兴趣大家可以自己去看。而作者努力回答的结果是上万的赞,以及无数的互动,外加上了知乎周报。这是我在问题最后看到的统计,“所属问题被浏览975579次”。

2、 和百度经验做对比,百度经验以有偿的形式来诱导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粝简肯惧内容,但是从目前来看,受益最大的是分享美食制作以及手工艺品制作的作者。百度经验的首页也会推荐一些优质的内容出来,但是通常都是这些,就导致了内容的偏向,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是百度经验的编辑们诱导了百度经验的方向。而且首页的内容更新的很慢,经常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那几条信息。我觉得百度经验用有偿的形式短时间内吸引了很多的作者,这是非常好的,但是缺少足够的互动,百度推荐内容的不够专业。而且对于优质内容的提供者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么一些money上的补助,更是对努力分享的肯定。

3、 对垃圾回单的屏蔽。知乎上有很多问题的回单是被折叠起来的,就连评论都按照赞同数目进行了排序,一般的评论都不会直接展示出来,这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垃圾信息,照成用户的感受就是我看到的都是有用的信息。
三,作者不担心知识被别人学走吗
1、 我把这条拿出来,是因为有些人真的会有这个担心,如果我努力把我知道的内容写出来,然后共享给那么多人看,那我不是失去了一技之长,古人有句话说“教会了徒弟,饿死了师傅”不就是这个意思?其实我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作者回单问题之后,下面会有很多的互动,包括指出作者的错误以及不严谨的地方。这样对于作者来说,回单问题不光是复习了自己的所学,而且还得接受严谨读者的监督,对自己学习知识的态度也是一种考验。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。下面是日报下面的激烈的讨论。

2、 对于很多的专业只是来说,一般人看到了也只能说是,原来是这样啊,知道了是怎么回事,但是想要以此为生是很难的,没听说那个人是知乎大学毕业吧。专业的知识必须是成体系的,指望知乎上几页的回答来弥补专业上不足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四,氛围很重要
1、 知乎之所以有这么多认真的作者,认真的读者,是以内平台一开始就是往这个方向引导的。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价值回答的氛围,我不是资深的知乎用户,所以借用别人的一段话来回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