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养好江河上源鱼类?
1、几乎没有或极少有与上源水流相通,但又不流动的“藤瓜池”。水中没有单弯挖峒擘胞藻,更不可能出现绿水,水中细菌及原生虫(河湖常见)几乎没有,但岩石及卵石上有附生“苔”和底栖藻类(附生线状藻类及流速慢处的丝状藻)。因为有植物,所以有虾、石蟹(上源蟹类)等,还有种类较多的昆虫虫和水生昆虫。

2、这一切为上源鱼类提供了素食以外的美味。当然,这一“佳肴”是很有限的。由于是源泉处动水,水中含氧量近饱和。在清水中游动的鱼,游速极快,这些鱼都可以植物性饵料为食,但适口动物性饵多不拒绝,寿命也多不会很短(3年以上)。

3、此外,还经常可以发现在陡坎、瀑布以上,生活着的鱼种类与陡坎、瀑布以下基本相同或少若干种。也常能发现陡坎、瀑布以下的鱼,不论是何种类都不可能上溯到其上方领域,其上方鱼从何处来?唯一的解释只有两种。

4、一为地壳倾斜、不均衡隆起,造成陡坡瀑布等所致;二为溪流因岩性不同,下切深度悬殊所致。这些都说明其历史已不下千百万年。将高家家出龙包府千百万年形成的习性,“本性难移”,我们只能具体模仿创造其生态。

5、尽量贴近它们的祖籍地环境:(1)宽敞的容器,不少的卵石、稀疏的置物。(2)恒定的水流,清澈的水质,足量的溶氧。(3)足量的素饵,时令的活饵,或隔日投喂。(4)充足的光照,长“苔”的缸壁,生长的水草。(5)较低的水温,稳定的环境,偏低的硬度。

6、水温为什么也偏低呢?因河流的上源总在山上及山麓一带,山上流下的水总是凉凉的。一句话,海拔高处气温低,“高处不胜寒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