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家有爱哭包宝宝高情商的孩子是这样养成的
1、“有些孩子还没有发展出内在的‘刹车系统’,当他们对某件事情感到不安时,他们的所有情绪就会浮到表面,大哭一场。” ——《父母教育大百科》记得凡凡刚2岁的时候和父母来到了新的生活环境,跟邻居家的妹妹妹妹抢了他的玩具,哭;东西被别人吃掉了,哭;被爸爸妈妈说几句,哭,经常一天当中能看到好几次他掉眼泪。 小孩子爱哭是很正常的,但很多父母都十分讨厌孩子哭,孩子哭的时候,就大喊大骂,其实这样做是不好的,这样只会让宝宝哭得更加厉害。 孩子爱哭是“怯懦”的一种表现,父母应该好好教育,那么怎么教育呢,不要急,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方法。

2、先天多愁善感的孩子 天生多愁善感的孩子,也就是有负面情绪的孩子。负面情绪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时,通常会以负面情绪:如哭闹、发脾气等来表达。 家长藻焐瞬赧往往对于这种孩子心烦气躁,就容易跟着孩子闹脾气,以至于亲子之间经常闹得不愉快,而无法心平气和地教导。 作为粑粑麻麻们,我们该怎么办呢?1、理解孩子并鼓励孩子 少批评多表扬,例如“ 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,真了不起 ” “ 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,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,就更好了 ”。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,但他只要尽力了,就别批评他。 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,“ 我自己洗手了 ”,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“ 把水洒得到处都是 ”,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,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。 对于敏感的孩子,大人瞪眼、失望的表情,都会此起反应,所以大人要有控制,更不要大声骂孩子,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。 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,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,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。既不要斥责,也不能无原则。 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、不友善的。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、少流泪,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,引导他克制哭,对他抱有理解、同情,使他逐渐坚强起来。2、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因敏感而哭泣,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让孩子自我认可,产生成就感。粑粑麻麻们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,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。3、莫要随便贴标签 不要对孩子贴上敏感、好哭的标签,否则以后就难以摘此标签。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诉老师或保姆的话,不要当着孩子的面,更不要动不动就针对孩子爱哭的事情进行议论。4、控制自己的情绪 爱哭的孩子特别敏感,所以对大人的焦虑、紧张、愤怒、忧郁等情感,极易被影响,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,控制好自己的情感,不影响孩子。如果情绪已经表露,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地解释,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,加重敏感。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转向孩子,因为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。


3、哭只是为了获取的手段 现在的家长孩子生的少,太过宝贝孩子,怕孩子哭,所以,从小只要孩子哭,大人总是满足他、妥协,让孩子感觉到“用哭来得到想要的”或“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”是很有效的。

4、语言表达能力不够 由于家长或带孩子的人照顾太周到,从小孩子不必说话,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、用指的,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,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,于是惯用哭闹动作来表达。 如果有一个特定场景或者情景会让孩子沮丧,你可以帮他想一个特定的对策。教会孩子善于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痛处,说清为什么要哭,这时妈妈给些安慰,可以减少哭的机会。 比如,如果孩子会因为在课堂上跟不上进度而哭,你可以教她,多向老师或者同学提问。“ 我没听懂,能不能请再讲一遍?”

5、被父母所忽略的孩子 父母连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满足。如:父母不常陪伴、接近的孩子;或者大人总忙着照顾小的或忙着自己的事。 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:如:被爱或安全感等不满足,就会显得焦虑、不安,表现出来的是爱哭或不快乐的神情。

6、有好胜心的孩子 孩子的好胜心很强,无论是在正式的比赛中,还是在一次普通的游戏中,有些孩子无法接受“输”这个事实。一旦孩子没有获胜,她可能会因为心理落差而沮丧、哭泣。家长可以在开始前就提醒孩子,无论结果如何,都应该保持风度。在比赛结束后,他要支持他的队伍,说“打得好”或者“也许下次我们的运气会更好”。教会孩子认识游戏中的输赢,心平气和地说“再来一次”,而不是用哭泣来表达情绪。
